罗定市泗纶镇:一座中心镇的“百千万工程”实践
“以前只能在这片荒地种些玉米获得微薄收入,现在不仅有租金收入,还能在光伏基地打工,日子更有盼头了!”今年4月,历时14个月建设的罗定市泗纶镇高和嘉红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正式并网发电,看着村里的变化,高和村村民李大姐笑道。
作为泗纶镇首座“农牧光互补”新能源电站,该项目总投资5600多万元,全面竣工投产后预计实现年收入600万元,年均缴税45万元,直接创造就业岗位超70个。
这是泗纶镇深入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标志性成果之一。自2024年以来,泗纶镇这座省级中心镇抓住“百千万工程”典型镇培育契机,辛勤耕耘,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振兴之路。
产业活了,村民笑了
走进泗纶镇罗竹产业园项目建设现场,工人们正紧张施工。这个总投资1.46亿元的项目刚通过省里审核,获得专项债资格,让当地村民看到了希望。
全省首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试点,给泗纶镇带来了发展机遇。通过与中电建等央国企达成总投资13.013亿元的合作协议,该镇以实施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为牵头,盘活土地资源实现“点土生金”,其中第一批增减挂钩项目已完工,第二批已完成地块航拍和民意调查等工作,争取立项面积不少于100亩。
“以前我们种地看天吃饭,现在镇上搞起多种经营,日子越来越有奔头了。”正在地里采收“西瓜红”番薯的村民李大哥笑道。今年以来,泗纶镇盘活撂荒地种植矮化八角3200亩、番薯3000亩、茶枝柑1200亩、油茶2000亩,还打造“泗纶优品”农产品品牌,半年时间实现营销额超63万元。

“泗纶优品”农产品品牌。
最让当地人津津乐道的,是该镇累计引进省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等产业发展相关人才、乡土专家、团队22名(个),为企业发展提供建议100多条。其中,依托进站专家资源,成功为罗定市丰智昌顺科技有限公司争取到2024年有机水稻标准化生产十大关键技术与应用模式创新《企业范例》交流暨现场会承办资格,不断巩固擦亮“亚灿米”稻米品牌。
小镇美了,游客来了
沿着新铺就的1.4公里沥青路进入泗纶镇,首先映入眼帘的是2.2公里人行道,以及道路两旁1100多棵挺拔的火焰木和5个精致的口袋公园。主街上,独具特色的IP“龙龙”雕塑成为游客争相拍照打卡的新地标。
“现在镇上变化很大,路宽了,环境美了,空气也更清新,连天空都是蓝天白云的时候多。”在镇上开了十多年杂货店的王阿姨说。去年以来,泗纶镇完成1.4公里入口通道沥青铺设和2.2公里人行道建设,整治了370多处“三线”问题。

泗纶镇美丽圩镇入口通道。
更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农房“微改造”。来自暨南大学、佛山大学、佛山市职业技术学院等12个高校团队的大学生们,用手中的画笔为泗纶镇的农房外墙增添了绚丽色彩。
据了解,近年来,通过墙绘彩绘、喷涂外立面、更换树脂瓦等方式,泗纶镇已有70多间农房旧貌换新颜。此外,该镇还为美丽示范主街约120间房屋安装统一风格的小披檐、空调格栅和招牌,打造了2个农房外立面提升样板区。
民心暖了,邻里亲了
夜幕降临,泗纶镇连城村的小广场逐渐热闹起来,这里即将举行“干群夜谈”活动,由镇干部和村民围坐,一起聊家常、提建议、解难题。
“上次我反映的灌溉用水问题,没想到三天就解决了。”村民张大爷高兴地说。目前,“干部夜访”“干群夜谈”“乡村夜会”三大“夜行动”已成为泗纶镇村的日常工作。今年以来,这类“夜行动”已开展130多次,解决群众难题220个;开展“百千万工程”专题晚会、禁毒禁赌文艺汇演、青年夜校等活动16次,辐射带动群众1万多人次。
此外,该镇还创新推出“三直联”工作机制,创新组建由转非领导班子和老骨干组成的“银发服务队”,通过班子直联片区、干部直联到户、专班直联个案,由擅长做群众工作的“银发服务队”专项解决重难点民生问题,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反映问题、解决困难。

“三直联”工作机制调解纠纷。
今年以来,全镇受理156宗矛盾纠纷,成功调解150宗,调解成功率达96.15%;劝导省道S352线群众140余户,整治“六乱”问题260多处;受理信访事项12宗,按时办结8宗,4宗目前在限期内办理中,真正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矛盾不上交”。
当问及变化秘诀,泗纶镇党委书记黄立志掏出三张“底牌”:产业选择既要顶天立地又要铺天盖地、风貌改造要用贴近生活的艺术唤醒乡土记忆、基层治理让群众在文明实践中从观众变主角。
如今行走在泗纶镇,既能感受到产业发展的热潮,也能体会到宜居环境的惬意,更能感受到文化铸魂带来的和谐氛围。这座省级中心镇正在用基层实践,书写着“百千万工程”的生动篇章。
南方+记者 陈玮琪
通讯员 曾伟明 姚鹏
【作者】 陈玮琪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