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口有个大爷起不来了……”酷暑下的“红色守护”


7月9日午后,高温热浪下,皇姑区新乐街道辽大社区的值班电话骤然响起,一个急促的声音传来:百鸟公园地铁站旁,一位老人面色苍白,瘫坐在树荫下,情况危急!老人本想步行至辽大家属院探亲,却因酷暑难耐、体力透支,中途倒下。
党员先锋闻令而动
救援争分夺秒
生命救援,刻不容缓!接到求助信息,辽大社区党委第一时间启动应急响应机制。党员网格员与闻讯赶来的民警火速组成联合救援小组奔赴现场。凭借社区党组织日常开展的应急救护培训所锤炼的专业素养,党员网格员沉着应对,第一时间将老人转移至更安全的通风阴凉处,并用湿毛巾为其擦拭额头、颈部,辅助物理降温。在大家的耐心安抚下,老人模糊地回忆起亲属“可能住在20号楼附近”。网格员迅速调阅由社区牵头建立、精细管理的“重点人群关爱台账”,经过精准锁定范围,成功联系上了老人的侄女。
红色力量暖心守护
彰显为民初心

▲社区网格员、民警正在照顾老人。等待家属期间,党员网格员以实际行动践行“一个党员一面旗”的承诺,化身“守护天使”:持续为老人扇风降温,小心喂服含盐饮品补充电解质,并时刻监测其意识状态。老人侄女赶到后,网格员细致交接了老人的状况和处置过程,确认其已脱离危险才放心离开。这抹在酷暑中奔忙的“党员红”,成为群众心中最安心的依靠。
这不仅仅是一次成功的紧急救助,更是党建引领城市精细化治理与社区温情服务“双向奔赴”的生动缩影。辽大社区党委坚持将支部建在网格上、力量聚在网格中,党员网格员日复一日用“铁脚板”丈量责任区,将党组织的关心关爱精准送达每一位居民;居民则在遇到困难后第一时间想到社区党组织,并在受助后积极回馈,党群同心共同编织着温暖和谐的社区生活图景。
“红色网格”筑牢防线
让守护常态化
辽大社区“防暑守护行动”是社区党委领导下制度化、常态化的“红色护航”品牌项目。每年酷暑来临前,社区党委都会提前谋划部署,发挥“党建+网格”组织优势,聚焦老年人等重点人群,系统启动专项“守护行动”。依托网格化精细管理,党员骨干带头,在社区建立了详实的“重点人群关爱台账”,确保服务精准到户、关爱到人。网格员每日通过党员责任区微信群、楼栋党小组群等渠道,推送精准气象预警和个性化防护提示。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党员活动室等红色阵地也准时开放,化身清凉“避暑港湾”,让党旗在这里为居民撑起一片绿荫。
从一次及时的“托举”,到365天的“守护”,辽大社区党委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执政理念和为民初心。这份党建引领、持之以恒的努力,不仅是对极端天气的积极应对,更是将守护生命的责任与对特殊群体的关爱,深植于城市治理的“毛细血管”,织就了一张坚实而温暖的“最后一米”安全网。

沈报全媒体记者:张一弛
编辑:时海波
责任编辑:刘新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