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所在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唱响英雄凯歌 激荡复兴梦想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9-04 06:41:00    

9月3日晚,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正义必胜》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新华社发

《正义必胜》文艺晚会开始前,少先队员向前来观看演出的抗战老战士老同志代表献花。新华社发

演员在《正义必胜》文艺晚会中表演。本报记者 杨桐彤摄/光明图片

演员在《正义必胜》文艺晚会中表演。本报记者 杨桐彤摄/光明图片

演员在《正义必胜》文艺晚会中表演。 新华社发

9月3日晚,北京,人民大会堂灯火辉煌。万人大礼堂的舞台上,金色长城蜿蜒起伏,赤红绸布飘动飞舞。幕布中间,“正义必胜”四个大字熠熠生辉。

这是历史的回响,也是时代的宣告。80年前的烽火与血泪、80年后的和平与繁荣在此刻交织。伟大抗战精神、伟大民族精神,在这里唱响。

随着幕布升起,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文艺晚会《正义必胜》正式上演。

正义必胜,镌刻在苦难岁月的记忆里。

从1945年回溯至1931年,舞台中央倒序呈现的影像将观众慢慢拉回那段水深火热的岁月。

松花江畔,血与火交织。“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松花江上》的旋律响起,演员们拖着行囊,背着孩童,蹒跚前行。舞台上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联队伍来了!杨靖宇、赵一曼与东北抗联的将士们在白山黑水间浴血奋战。

南京城里,一片哀号。刺耳枪声、闪烁灯光、血色天空,舞蹈《殇》再现了南京大屠杀的惨烈场景,一声声呼喊撕心裂肺……南京大屠杀中逝者的名字缓缓出现在屏幕上,最终定格在数字“300000”,这一幕让全场观众为之屏息。

那时的中国,山河破碎、硝烟弥漫。

听,黄河在怒吼,人民在呐喊。看,学生、妇女、老人等举起了“团结一致坚决抗日”的横幅——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中国人民必须团结起来,为国家生存而战、为民族复兴而战、为正义事业而战。

正义必胜,点亮在不屈抗争的火焰中。

信念在困境中燃起,照耀暗夜中前行的道路。延安这片黄土地,成为孕育希望的地方。

舞台中央,青年们高喊“去延安”的口号。他们来自五湖四海,跨越千山万水,奔赴延安。面对“青年,中国青年,为什么你爱延安”的追问,他们铿锵有力地回答:“我们要变成最革命的青年”“天下不好走的路,都归我们来走”。

延安成为青春的延安、激情的延安、战斗的延安。

演出中,歌舞《延安!延安!》再现了当年的火热场景。挥动锄头、搬运竹筐、研制无名氏马步枪……大家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有着敢于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勇气和力量。中国抗日军政大学课堂里,青年们并肩学习、齐声读报、目光炯炯,信念与理想更加坚定。

在不屈的抗争中,中国共产党坚信正义必胜,培育出一颗颗火种,燃遍抗日战场。

正义必胜,回荡在胜利凯歌的旋律里。

鼓点骤起,号角齐鸣。《八路军军歌》《游击队之歌》《地道战》等人们耳熟能详的歌曲响起。这是战火年代的激昂之歌,是曾经鼓舞无数中华儿女的歌,是汇聚正义力量的歌。很多观众情不自禁地跟唱起来。

舞台上,演员们以舞姿再现浴血奋战的场景:骑马驰骋,扛枪杀敌,舞动大刀。屏幕上,百团大战、淞沪会战、台儿庄战役、徐州会战等重要战役的画面一一闪过。那是用鲜血与生命书写的史诗。

情境戏剧《永远的番号》将观众带入最壮烈的一幕。新四军第三师七旅十九团四连的战士们面对敌人的重重包围,怀着必死的决心,与敌人鏖战,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依然高喊“我们是四连!”这时,刘老庄的青年站出来了,他们重建了四连,“刘老庄连”随之诞生。在一场场的战役中,英雄儿女不怕牺牲、顽强斗争,留下了永远的番号、荣誉的旗帜。

当广播里传来“全中国的同胞,今天日本已宣布无条件投降”的声音,台上瞬间沸腾,人们拥抱、欢呼,泪水与笑容交织,台下掌声雷动。

正义必胜,挺立在民族复兴的征途上。

“杨靖宇伯伯,在我的家乡,有一条路,叫靖宇大街”“我是新时代刘老庄连第6679号战士”……时间切换到当下,孩子、青年、老人与烈士“隔空对话”,讲述今天的中国,并齐声高呼“今日中国,如你所愿,如你所愿。今日中国,捍卫和平,守护正义”。

灯光亮起,三军仪仗队整齐地站在舞台上,他们迈着矫健的步伐,齐声高喊:“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

巍峨的长城、奔腾的黄河、飞驰的高铁、遨游的神舟、笑靥如花的孩子、欣欣向荣的乡村……大屏幕上,新时代中国的画卷徐徐展开。80年来,我们从伟大胜利走向伟大复兴,在新时代的伟大征程中阔步前行。

“这里是英雄的沃土,屈辱、创伤,更激起复兴的梦想……”领唱与合唱《势不可挡》唱出了民族复兴势不可挡的气魄。演出结束时,全场观众共同高唱《歌唱祖国》,热烈的掌声在万人大礼堂久久回荡……

(本报记者 杨桐彤)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