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所在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赵建中:岁月为证 信仰如炬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7-04 10:27:00    

“直到现在,我还为此后悔!”究竟是什么事,能让年至古稀的赵建中一提起便抹眼泪?
1974年下半年,赵建中被调到一个基层连队,投身沙通铁路承德至隆化支线的兴隆岭隧道施工。期间,他参与了隧道施工的“百米成洞大战”。部队号召大家拼命工作,把连队的人一分为二,以12小时为周期轮番上阵。
洞内环境恶劣,时刻存在塌方风险。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件小事让赵建中后悔至今:“当时,有个战友累极了,躺在石头上睡着了。收工时,我站在离他一二十米远的位置,扯着嗓子喊,他就是不醒。我就扔了块小石头想砸醒他,没想到他马上跳起来,跟触电一样往外跑,边跑边回头看哪里塌方了。”
“我不该那样吓他。”这件事让赵建中一直耿耿于怀。
工作强度大、安全风险高,每个战士的神经都极度紧绷。但就是在这样艰苦危险的环境下,赵建中干了8个月,以全勤、不怕苦累的表现发挥了模范带头作用。凭借优异表现,他于1975年2月成为了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
“我是临时在这里工作,不是连里正式的战士,因此有人质疑我是否能在连队入党。但指导员说,我是大家的榜样,必须把这个榜样树起来。”回忆起自己入党时的情景,赵建中心里满是自豪。
成为共产党员后,赵建中更是发挥“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积极投身铁路建设,以钢铁般的意志与赤诚初心,在铁道兵队伍中勇立标杆。
兴隆岭隧道施工完成后,赵建中被调回汽车连,随部队转移至内蒙古继续修建铁路。“我负责给部队运送施工需要的各种材料,有时拉到工地,大家都下班了,我就一个人咬着牙,一点一点地卸。这样的情况发生过太多次,那时候心里压根不觉得苦,就想多完成任务。”凭着这种“革命﹢拼命”的精神,赵建中荣获个人三等功。
离开部队后,赵建中将无私奉献与责任担当融入日常工作。
在全国政协办公厅工作期间,赵建中始终将重细节作为自己的办事原则。“下午组织委员活动日,上午我们必须去实地查看是否有疏漏或安排不当的地方。从发通知到活动结束,每个环节都要反复检查、及时总结,确保万无一失。”赵建中反复强调,细节容易毁大事,一定不能忽略。
退休后,赵建中依然以党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作为党员,我要遵守党纪;作为政协退休干部,我要遵守政纪;作为公民,我要遵守法纪。”他始终以饱满的热情投身机关老干部支部活动,用实际行动带动身边老同志共同参与,让支部活动充满活力。
2025年7月1日,赵建中荣获全国政协机关“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入党几十年来,这件事对我意义重大,作为党员,应永葆入党初心,更好地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赵建中说。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赵建中期待在以后的日子里,能够言传身教传递信仰力量。他寄语年轻党员:“要沉下心来学党史,了解党是在什么样的环境和条件下走过来的。只有知道过去的不容易,才能真正珍惜现在,更好地工作与生活。”

记者:李佳珊(见习)

文字编辑:杨智嘉

新媒体编辑:莫愁

审核:李木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