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所在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组织部重要通知!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8-10 15:06:00    

关于开展2025年“英才兴蒙”工程项目申报评审工作的通知

按照《关于实施“英才兴蒙”工程若干政策的意见》要求,自治区党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决定开展2025年“英才兴蒙”工程项目评审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支持重点

围绕重点产业关键技术攻关、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未来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聚焦自治区重点产业、重点学科建设等领域,注重项目落地、成果转化和实际贡献,大力支持具有较强科研和技术创新能力、业绩贡献明显的创新型研究技术团队及在本学科、本行业、本领域获得较高学术成就,具有较大发展潜力的青年人才。

二、申报类别及条件

2025年“英才兴蒙”工程项目分为团队项目和个人项目。此次申报的团队项目设本土培养团队、柔性引进团队两个类别。个人项目即“青年拔尖人才培养支持计划”。

申报人应拥护社会主义制度和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热爱祖国,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工作主线,遵纪守法,品行端正,坚持科学家精神,严守学术道德和职业操守,已通过“英才兴蒙”工程一至六类人才类别认定。

(一)本土培养团队申报条件

1.研究方向符合自治区“五大任务”和重点产业发展趋势,属于自治区十大产业集群,21条产业链、34个业态的产业体系,或以自治区级以上重点创新平台、重点学科建设为依托开展的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领域、哲学社会科学领域及公共社会服务领域的基础性研究。

2.团队带头人应为自治区科研、教学、研发一线全职工作3年以上人员(人才类型以本土培养为主,刚性引进或全职聘用需在2022年7月31日以前入职),一般需具有正高级职称,近五年主持过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研发能力和工作成果被国内外同行所公认,主要精力放在科研一线从事研究开发工作;或为企业、其他经济组织的创办者、实际控制人,具有较强的创新创业精神、市场开拓和经营管理能力。团队核心成员不少于3人,且应具有相对集中的研究方向以及合理的专业、年龄结构和职责分工,具有博士学位或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一般不少于三分之一。

3.申报人依托企业申报产业类团队项目的,所在企业需在自治区注册满1年(2024年7月31日之前注册);具有良好的企业经营情况和稳定的研发投入;研究成果已进入产品中试或产业化阶段;拥有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具备突破关键共性技术问题的持续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在同行业中有明显竞争优势。

4.鼓励跨学科、跨领域协同创新,支持产学研深度融合。优先支持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业等不同创新主体组成的跨单位联合团队进行申报。联合申报应明确牵头单位和项目负责人,团队成员结构需体现学科交叉、产学研结合的特点,并具备清晰的合作机制和任务分工。

5.全区各类创新主体在发达地区设立的研发中心、科创飞地、离岸创新基地及其全职聘用人员,在区内开展科研和成果转化的均可申报。

(二)柔性引进团队申报条件

1.团队应紧密围绕自治区重点发展的新兴产业或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需求,研发、技术水平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或国际先进水平,工作重心、主要成果转化应用及主要经济贡献归属自治区。

2.团队带头人应在国内外相关领域具有重要的学术影响力或处于技术领先地位,且已通过“英才兴蒙”工程一至四类人才类别认定;团队核心成员一般应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或副高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称,或为企业高级技术、经营管理人才,核心成员中应有不少于三分之一的申报单位的人才。

3.团队或带头人已与申报单位签订具有法律效力的合作协议,合作期不少于3年,有清晰、具体的合作目标,并已明确任务分工及双方权责,团队带头人在申报单位的工作时间每年累计不少于3个月。

4.申报单位具备良好的研发条件、产业化基础或平台资源,并已提供了必要的场地、设备、配套经费及研发人员支持,具备完善的团队管理和服务机制;与团队带头人具有前期合作基础并取得初步成效。

(三)个人项目申报条件

1.在自治区内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公立医院、部门所属事业单位、企业和社会组织等工作的全职在岗人员。年龄在40周岁以下(出生在1985年1月1日以后),重点向35周岁(出生在1990年1月1日以后)以下青年人才倾斜。

2.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务(职称)或具有博士学位,并获得以下专业技术成果之一:在本领域SCI二区以上期刊或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过3篇以上学术论文(第一作者);取得授权发明专利(前3位完成人)或参与制定行业标准、国家标准;承担自治区级以上课题、科研项目(前3位完成人)或相当层次科研经历。

三、申报推荐

(一)申报时间

团队项目申报网上申报截止日期为8月27日,各申报单位审核提交截止日期为8月29日;申报主管部门审核截止日期为9月5日。个人项目由盟市人社局、自治区主管部门统一汇总报送并提交相关材料,截止日期为9月5日。逾期不再接收相关材料。

(二)申报方式

团队项目采取线上申报方式进行,申报人通过登录内蒙古自治区高层次人才工作服务平台(http://rcnmg.nmgdj.gov.cn)“英才兴蒙”工程申报系统线上申报。个人项目采取线下申报的方式进行,详细流程见附件。

(三)具体要求

1.团队项目同一法人单位同一研究方向推荐一般不超过2项。个人项目各盟市推荐人选不超过5人,自治区主管部门或直属企事业单位推荐人选不超过4人。

2.同一申报对象不能同时申报团队项目和个人项目,已入选“英才兴蒙”工程的团队带头人及其核心成员,已入选“英才兴蒙”工程“青年拔尖人才培养支持计划”的个人,以及仍在自治区“英才兴蒙”工程项目支持期内的引进人才,不列入申报范围。

3.申报项目已获得自治区科技厅项目支持的,不列入此次申报范围;截至2025年8月20日前,团队带头人牵头的自治区级科技项目尚有2项(含)以上未结题的,不列入此次申报范围。

4.所在单位、各级组织、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应对申报人员材料真实性审核负责,确保信息无误、业绩成果真实有效。申报材料和相关证明材料如涉密,需按照保密有关规定另行报送。

5.申报人员有弄虚作假、违反职业道德、学术不端,触犯国家法律法规等情形之一者,骗取项目经费的,造成恶劣影响的,取消其项目支持及团队带头人的人才认定结果,并按有关规定追回项目支持资金。

四、支持政策

团队项目选拔55个左右(其中本土培养团队50个左右,柔性引进团队5个左右),按类别和层次给予不同金额支持。本土培养的自然科学和工程技术类一层次团队给予科研经费支持240万元,二层次团队给予科研经费支持150万元,对于成果特别突出、对自治区产业发展贡献重大的团队,经评审可给予最高300万元科研经费支持,分三年支持;哲学和社会科学类一层次团队给予科研经费支持45万元,二层次团队给予科研经费支持30万元,分三年支持。柔性引进团队根据项目评审情况给予50万元至200万元科研经费支持。

个人项目选拔50名左右,自然科学领域每人给予20万元科研经费支持,哲学社会科学领域每人给予10万元科研经费支持。

五、评审方式

为确保评审工作的科学性、公正性和规范性,本项目评审采取形式审查、专家评审(含会议评审和答辩评审)、部门联审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重点考察申报项目的真实性、合作基础、目标任务的可行性及预期贡献度。

(一)形式审查

形式审查重点包括:申报单位、申报人是否符合资格要求,申报书是否规范完整,附件材料是否齐全有效。

(二)专家评审(含会议评审和答辩评审)

对形式审查通过的团队组织会议评审,专家根据申报材料进行书面评审打分,会议评审后确定入围名单。入围团队需参加线上答辩评审,包含团队陈述和专家提问两个环节,答辩内容包括但不限于实施方案、技术路线、团队优势、合作模式、预期成果及风险分析等,答辩时间预计在9月19日左右。

(三)部门联审

对通过专家评审的团队带头人,分别征求纪检监察、信访、公安、检察、法院、工商、税务等部门意见,进行联合审查。

六、其他事宜

(一)入选“英才兴蒙”工程团队带头人、个人需承诺在内蒙古工作服务满三年,在项目支持期内原则上不得调动、离职或变更团队核心成员,确因项目需求,变更团队核心成员的,需向自治区党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提出申请。

(二)实行动态考核评估制度,自治区党委组织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分别会同业务主管部门以及用人单位,对入选项目团队和个人项目开展考核,重点考核项目推进完成情况与实际业绩效果。入选团队项目的在支持期满后由自治区党委组织部组织实施结题验收。

(三)自治区各单位要做好宣传工作,加强人才项目支持政策宣传,引导本单位本领域相关人才积极申报。

七、技术支持

团队项目申报政策咨询请与自治区党委组织部人才工作处联系,个人项目申报政策咨询请与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人才开发处联系,相关技术支持联系方式如下,服务时间为申报期间上午9:00-12:00,下午2:30-6:00。

团队项目申报联系电话:

政策咨询:0471-4862108

技术支持:0471-2943622 0471-2943623

个人项目申报联系电话:

政策咨询:0471-6610231

材料接收:0471-6965638(接收地址:呼和浩特市新城区新华大街63号306办公室)


内蒙古自治区党委组织部

内蒙古自治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25年8月1日



来源:北疆先锋、奔腾融媒微信公众号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