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15年!“中国最美小鸟”独爱这里
每年夏天,
在昭通巧家境内的
金沙江河谷,
都有成群的栗喉蜂虎
飞到这里筑巢安家。
自2010年被摄影爱好者拍到,
至今栗喉蜂虎已连续15年
选择巧家作为繁育地,
完成求偶、筑巢、育雏全过程。

在金沙江边的一处沙壁上,分布着密密麻麻的巢穴,正是栗喉蜂虎用喙和利爪开凿的鸟巢。一个巢穴内生活着一对夫妻和它们的孩子。它们每天的生活围绕捕食、育雏等展开。

栗喉蜂虎是夏季候鸟,每年从东南亚迁徙而来,在这里繁育后代。它喉部为栗红色,翅膀和背部为绿色,尾翼为蓝色,被誉为"中国最美丽小鸟"。

巧家县金塘镇林业站站长 沈大高:“通过这些年的观察,栗喉蜂虎到每一年的4月3日,先头鸟就到巧家,大体上就是在20天左右就全部到齐。它在这里主要就是繁殖,要待四个多月的时间,幼鸟具备飞行能力之后,它们就南迁,到8月底基本上就全部飞走掉了。”

迁徙到繁殖地的栗喉蜂虎首先会选择在垂直的沙壁上用喙凿巢洞。完成筑巢后,雄鸟便开始求偶,捕捉蜻蜓、蝴蝶、蜜蜂等猎物,在枝头上通过鸣叫、摆动尾巴等方式吸引雌鸟注意。当雌鸟前来,雄鸟会将猎物送到雌鸟嘴边以表爱意。

求偶成功交配后,栗喉蜂虎夫妻会共同轮流挖洞、完善巢穴,然后进入产卵、孵化和育雏阶段。
拍摄栗喉蜂虎

离沙壁50米左右的隐蔽拍摄棚,摄影爱好者们架起专业级相机,齐刷刷对准沙壁的方向。无论是梳理羽毛、悠闲踱步,还是求偶、恋爱,当栗喉蜂虎出现有趣的行为时,棚内的拍摄者们就凑近相机抢拍,快门声此起彼伏。

曲靖的摄影爱好者 欧阳建升:“我们巧家人民在这方面做得很好,栗喉蜂虎该留的地方也留到了,该保护的地方也保护了,现在栗喉蜂虎生存得很好,繁殖得也很好,所以今天我们带队带了15个摄影师来这里拍摄。”

巧家摄影家协会主席 邓国云:“我作为一个巧家的拍鸟人,我感受到这些年来到巧家拍鸟的人越来越多,希望相关部门能够改善基础设施,让大家有更好的一个拍摄体验。同时,我们也非常期待,栗喉蜂虎能够成为我们巧家的另一张响亮名片。”

巧家融媒 记者:陈运红 张云萍 谭昌国 邓国云
编辑:胡茜
责编:唐鹤嘉 王云
主编:张志军
终审:顾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