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上的味道:品尝平凉肉食里的烟火气
(平凉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孙娅玮 文/图)武术大会擂台上拳风刚劲,崆峒古镇里的肉香吸引四方来客。平凉的肉食江湖里,藏着黄土高原的豪迈与陇东大地的细腻,每一口的浓鲜,都是时光熬煮的烟火故事,都沉淀着平凉沃土的馈赠和民族的温度。

“不吃羊肉泡,枉把平凉到!”外地游客来平凉第一顿美食绝对少不了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泡。春华楼、雅馨园、和平、祥盛……每家羊肉泡店都有属于自己的风味。百年老字号春华楼羊肉泡摊位前人潮拥挤,大锅中羊骨在浓汤中翻滚浮沉。“我们煮肉时只用清水,保留了羊肉最本真的鲜美,平凉羊肉泡灵魂不仅在于汤,还在于馍。”老师傅马刚一边切肉一边介绍,西安叫泡馍,得把馍馍掰碎了一锅煮,咱们叫水盆,根据客人自己喜好是否泡馍,所以这汤得又浓又鲜,馍得又酥又软。
平凉羊肉汤清而不腻,鲜而不膻,汤里加上粉条、葱花和调料。配以油泼辣子、香菜、糖蒜等,汤闻起来鲜香扑鼻,肉吃起来嫩而不柴。“掰一块馍泡进汤里,让汤汤吸满,咬一口美很,羊肉属性热,咥一碗健脾又养胃。”游客李军说。

平凉的羊肉泡让人流连忘返,那牛肉涮锅也堪称一绝。
崇信红牛体验馆里挤满了人,现切的牛肉片薄如蝉翼,夹在铜锅里三秒即熟,入口留有淡淡奶香,这更是绿水青山的具象化表达。依托“平凉红牛”这张金字招牌,我市大力发展红牛产业,崆峒区大寨、崇信县黄寨等地陆续建成红牛养殖基地,让牛肉的吃法变得多种多样。最出名的要数“红牛宴”,就一个“涮”,能吃到红牛不同部位。上脑肉纹理如雪花,入锅稍涮即熟,入口绵软多汁;外脊肉瘦而不柴,烫熟后口感紧实,越嚼越香;牛眼肉形似眼睛,肉质细嫩带嚼劲,涮后软糯弹牙。
比起牛羊肉豪放的吃法,庄浪暖锅和北塬蒸鸡则更为“内敛”,其独特的烹饪方式,体现了平凉人在美食上的智慧。
庄浪暖锅西北出名,一层一味,层层惊喜,不同于其他地方的锅子。暖锅不仅在“锅”上有讲究,“肉”上也种类丰富。庄浪暖锅最好使用砂器,其微孔结构保温效果更好,在炖煮过后风味更佳,中间立着烟囱,底下烧着炭火,锅里一层层码上的肉菜像座小山,一锅美味在文火的怀抱里慢慢煨炖,色香味俱全。“仅暖锅中的大肉就有五花肉、排骨、丸子、肘子肉等,我在制作时先将五花肉切片油煎,逼出大肉里的油脂,吃起来才能肥而不腻。丸子要剁好肉馅加入葱姜水、鸡蛋、盐、淀粉,再裹好面包糠,五成油温下锅煎炸。”制作庄浪暖锅的厨师陈刚告诉记者,暖锅的汤底用骨汤和鸡架熬制,萝卜切块铺底,粉条泡软沥干,再装上洋芋、豆腐、白菜、蘑菇、豆芽等,上面盖好五花肉、丸子和排骨,主打一个“麻、辣、暖、香”。
平凉蒸鸡是一道颇具地域特色的地方美食,以崆峒区北塬蒸鸡最为有名。北塬是当地回族群众招待贵客的经典菜肴,所以民族风味浓郁。其特色在于将鸡肉、洋芋丁和面饼分层蒸制,使香味互相渗透,形成独特的复合口感。鸡肉选用农家散养土鸡,切块后要经过葱姜腌制,再把面饼擀成薄片包住切成小丁的洋芋,撒入葱末、胡椒粉、盐、味精,放上鸡块起锅开蒸。来自银川的游客白彩霞说,“我是第一次品尝蒸鸡,口感和一般的鸡肉有所不同,蒸出来的鸡肉更鲜嫩、更多汁,裹着面饼和土豆一块吃,也不腻。”
“问道崆峒”或许这“道”也藏在袅袅炊烟之中……从百年羊肉泡的岁月浓稠,到平凉红牛肉的肌理醇香;从庄浪暖锅的烟火氤氲,到北塬蒸鸡的民族特色。这一碗碗、一碟碟,不仅是味蕾的盛宴,更是黄土高原绵延千年的生活智慧,是平凉老百姓对幸福生活的孜孜追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