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市第二届中小学生劳动技能大赛精彩纷呈

大赛现场。
近日,“劳动筑梦,创艺未来”包头市第二届中小学生劳动技能大赛在青山区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举办。本次大赛由市教育局主办、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教育中心承办、青山区中小学生综合实践基地协办,吸引了来自全市各旗县区和稀土高新区的64支队伍、551名选手踊跃参与。
市中小学综合实践教育中心党支部书记、主任温占勇介绍,大赛设有小学三、四年级组,小学五、六年级组和初中组三个组别,精心设计了九个劳动实践项目,旨在通过实践操作考查学生的动手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力,从而激发学生的劳动热情,培育爱劳动、会劳动、懂劳动的时代新人。
比赛现场,各个赛区精彩纷呈。在“收纳整理”赛区,同学们按照拟定劳动场景,进行了制定物品清单、穿系鞋带、整理行李箱、整理床铺等基础生活技能比赛;“传统工艺”赛区同样热闹非凡,学生们灵活运用手缝针、布料、棉线、剪刀等工具和材料,手法娴熟地钉纽扣、缝补破旧衣物、制作笔袋等。看着一个个既美观又实用的作品,一位家长不禁赞叹:“孩子们的创意和动手能力超乎想象。”
石拐区苏蒙实验学校四年级二班学生胡博参与了“创意果盘”劳动实践项目,赛后他高兴地说:“在此次大赛中,我深刻认识到了团结的重要性。以后,我一定会养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在学校帮助同学打扫卫生、在家里帮助家长整理家务,亲身感受劳动的乐趣、体验劳动的价值。”
近年来,市教育局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将劳动教育深度融入“五育并举”体系,在课程与基地建设方面,建成7个自治区级劳动教育实践基地、17所自治区劳动教育实验校,打造200余门特色课程,推动劳动教育从理论走向实践。在协同育人方面,构建“家校社”格局,联合多部门打造“劳动教育共同体”,开发“周末劳动实践地图”,年均组织500余场实践活动。在师资与课程建设方面,建成劳动教育名师工作室15个,培养“双师型”教师300余名,开发《包头工业简史》《黄河农耕文化》等校本教材18套。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邀请非遗传承人、草原牧民等担任学校“劳动导师”,让一线劳动者走进课堂,用亲身经历诠释“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深刻内涵,真正让劳动教育接地气、有温度、见实效。
市教育局四级调研员、体卫艺劳科科长裴振江表示,此次大赛既是全市中小学生劳动技能的“比武场”,更是包头劳动教育成果的“展示窗”。市教育局将以此次大赛为契机,继续加强全市中小学生劳动教育,提高学生劳动技能,让更多学生在劳动中成长,在实践中收获快乐与智慧。
(包头市融媒体中心记者:孟婧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