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门标签:
所在位置: 首页 > 实时讯息 >

女子持续6年反复肾结石,原因竟藏在脖子里!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5-20 11:32:00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孙燕 通讯员 张弛

“哎哟、哎哟”,47岁的李女士(化名)扶着腰,在诊室里被一阵疼痛折磨得叫出了声。自6年前第一次肾绞痛发作查出肾结石后,她不停地长肾结石,这让李女士苦不堪言。

IC photo 供图

因双肾多发结石,李女士6年前在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泌尿外科接受了输尿管软镜手术。手术以及术后恢复都很顺利,结石清理得也很干净,但肾结石好像就此“缠”上了她。每年春夏都会因为泌尿系统结石来到泌尿外科就诊,要么中草药排石,要么体外冲击波碎石,还接受了2次输尿管软镜手术。她也乖乖按照医嘱,每天喝上2000ml以上的水,豆腐、菠菜等可能与肾结石相关的食物基本不碰,可这都阻止不了体内疯长的结石。

因为曾经有过垂体瘤病史,期间,该院泌尿外科、内分泌科和肾内科医生同时关注到着她的内分泌系统,但是一系列的检查都没有发现异常。

1个月前,她再次前往泌尿外科主任、主任医师秦勇的专家门诊。经CT检查发现,她的双肾结石发展到了不得不手术治疗的程度。

内镜手术顺利,但细心的秦勇发现她曾有过骨折和关节病变,甲状旁腺激素(PTH)也有升高,高度怀疑泌尿系统结石是由于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继发引起的。可经过超声和CT检查并没有在颈部甲状旁腺发现明显异常。

由于人体的内分泌系统十分复杂,不排除垂体瘤原因,于是转至该院内分泌科进一步诊治。

接诊的主任医师刘颖慧发现李女士血钙明显升高,经ECT检查高度提示右甲状旁腺功能性肿瘤。

经多学科诊疗讨论,李女士听从建议,普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杨翀为她做了手术探查,在右侧甲状腺背侧找到了“隐秘”的肿瘤,并予以切除。

肿块直径有2厘米,但因为与甲状腺紧密相粘,所以躲过了一次次的影像学检查。术后的病理证实为甲状旁腺腺瘤,导致李女士肾结石、骨折甚至关节炎的罪魁祸首就是它!

秦勇介绍,泌尿系统结石和内分泌系统紧密相关,比如常见的痛风、糖尿病等,罕见的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肾小管性酸中毒等,对这些内分泌疾病进行针对性的治疗,能明显降低结石复发率,这需要多科室密切协作完成。

秦勇在日常手术中 医院供图

那么,李女士的肾结石问题是否得到彻底解决了呢?秦勇表示,李女士还需要定期复查,动态观察病情变化。甲状旁腺只是内分泌链上的一环,她同时合并垂体瘤,为了避免低钙血症,手术也不能切除了全部的甲状旁腺,术后依然有复发可能。

据秦勇介绍,泌尿系统结石是一种多发疾病,天气炎热时,因肾绞痛来到红会医院门急诊接受治疗的患者每天有20多例。

泌尿系统结石的形成是一个涉及多种病理机制的复杂过程,与性别、年龄、气候、职业肥胖及饮食习惯均有关。

秦勇提醒,泌尿系结石主要还是重在预防。大量饮水是公认有效的措施。每天2500ml左右为宜。随着天气逐渐炎热,身体大量出汗,更要多饮水。具体要根据个人体重,出汗量而定。

喝白开水最好,一定要注意,饮料不能代替白开水。多饮水可增加尿量稀释尿中的结晶,促使细小结石排出,少饮浓茶、酒、咖啡;改变膳食习惯,少食含草酸、钙较高的食物,如动物内脏、豆腐等豆制品;并且要多运动,利于结石排出。

“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