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透明”到“高富帅”,河南“麦霸”的硬核浪漫!
我是小麦

我是小麦
一个拥有西亚血统
却在中国混得风生水起的“外籍朋友”

4000多年前移民中国时
我还是个水土不服的“战五渣”
如今?
呵,中国人每吃4个馒头就有一个产自河南!

遇见人生伯乐——“郭小麦”

“别人追星我追麦!”
——河南农业大学教授郭天财的硬核应援
1977年
一位叫郭天财的年轻人对小麦发出灵魂三问:
“种啥?咋种?咋管?”
从此开启了一段“麦田养成系”传奇:
逆天改命剧本:
把小麦从“亩产85斤小可怜”
调教成接近“吨级选手”
凡尔赛式获奖:“我也不想拿奖啊
可他们非要给我发!”

种粮大户的“真香”现场
种粮大户李杰:
亏到“裤衩都不剩”时,郭老师来了!
现在?呵,每亩多收三四百斤,
给了我在农业上的第二个人生
类似父亲一样
我叫他“师父”


小麦的深夜朋友圈
2024战绩:
总产757.06亿斤≈全球人均分10斤!
隐藏技能:比全国平均亩产多50kg
(够烙500张河南大饼!)


72岁“郭小麦”的硬核浪漫
郭教授:虽然我已进入古稀之年
但我身体尚好
我将继续从事我钟爱的小麦事业
为端牢中国人的饭碗
为中国人的饭碗里面主要装中国粮
能更多地装我们河南生产的优质粮
再有新作为
再作新贡献

相关文章

“从跟跑到领跑”彰显科技创新强劲实力
【光明时评】作者:田鹏颖(全国红色基因传承中心特约研究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近日,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的《国家创新指数报告2024》显示,2024年中国国家创新指数综合排名跃居世界第10位。2012年我国国家创新指数排名第20位,短短10余年间位次大幅提升,更是唯一跻身世界前十的中等
2025-04-29 11:40:00

第一视点·读端丨交流互鉴 心心相通 包大为:因地制宜的文明交流互鉴未来可期
潮新闻客户端 编辑 王彬 金卓帆 【编者按】从新闻到见解,字里行间读懂社会万象。有思想有观点,智慧碰撞把握时代脉搏。让我们一起《读端》,一起“潮”。本期嘉宾是浙江大学博导,浙江省共同富裕文化创新研究中心研究员包大为。(Δ视频由AI共同创作)700多年前,一位中国使者周达观正是从这里出发,开始他前往真
2025-04-29 10:12:00

外交部回应老外带大行李箱来华扫货:欢迎“探店拔草”
4月28日,外交部发言人郭嘉昆主持例行记者会。“五一”入境游订单量已同比增长173%,不少外国游客带着大旅行箱来华扫货。最近举行的广交会上,境外采购商较往年同期增长20%以上,消博会吸引了全球超6万专业采购商。驻外使领馆也积极宣介相关展会。对此,郭嘉昆表示,“游在中国”热度不减,“购在中国”蔚然成风
2025-04-29 07: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