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31年前的退稿信,为啥引爆20万人次围观?
一封1994年新民晚报副刊
“夜光杯”的退稿信
在小红书引爆20万人次围观
这是怎么回事呢?
山西省古交市年过六旬的读者殷学亮,笔名高山,把这封纸质退稿信,珍藏了31年,最近在社交平台上拍照发了一条笔记。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夜光杯每天面对一麻袋一麻袋的来信投稿。如果不采用,会对每一份来稿手写退稿信。文学爱好者老殷,就是在那个时候“被拒”的。他说,这种对投稿者的尊重和诚意,现在想起来还很感动。

其实,夜光杯与作者平等对话的态度,这么多年始终没有变过,坚持“投稿必有回应,采用必付稿酬,发表必寄样刊”。现如今,退稿有了电话通知、电邮回复等更多形式,但是背后的诚恳,一直都在。
这条笔记收获了800多条评论,看上去是怀旧情绪的集中发酵,其实折射出人们对“真实连接”的渴望和对“人情味”的珍惜。当AI算法取代人文筛选,这封泛黄的、温暖的退稿信跨越31年,承载的情感价值早已超越实用功能。
网友评论:
“我也给夜光杯投过稿,收到过正式的拒稿邮件,觉得被尊重到”
“退稿也能收到回信,感觉很温暖”
“怀念那个时代编辑与作者的人情味”
......



1946年创刊的夜光杯,是中国现存最悠久的报纸副刊,倡导“写身边事,议热门话,抒人间情”。退稿信体现的对每一位普通读者的尊重,是夜光杯坚持的人文品格。
在努力探寻流量密码的同时,夜光杯用“笨功夫”证明:真正的传播力,来自对“人”的真诚关照。
新民晚报稿件,综合网友评论
文字:吴南瑶 曹刚
视频:曹刚
编辑:李争
编审:陈莉
相关文章

600万人次追更,烽火“艺甬军”线下开展
展厅现场布置。本文图片均由记者 诸辰/摄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自今年5月起,甬派推出《烽火“艺甬军”——抗战中的甬籍文化名人》专题,目前已经连载25篇,阅读量突破600万人次,广受读者好评。今天(8月10日),在宁波市图书馆福庆馆二楼艺术空间,“烽火‘艺甬军’——甬籍
2025-08-11 09:23:00

为什么有的人手上青筋暴起?这些地方出现青筋,一定要小心
你有没有注意到过这样一个现象,有的人手看起来光滑细腻,而有些人手背上的“青筋”则异常突出。关于青筋,网上经常有流言称:手臂冒青筋代表内脏有毛病、体内淤滞......读完让人不由担心起自己的身体是不是已经出了问题,但皮肤冒出青筋其实在大多数情况下,是正常且健康的。那么,为什么有的人青筋凸起十分明显?哪
2025-07-27 16:33:00

母子俩用非遗香灸为居民调理身体
7月25日下午,周水子街道周顺社区活动室内,本报曾报道过、患有颅内恶性脊索瘤的杨永鹏,正在用非遗香灸为患有小脑萎缩的75岁老支部书记李伟调理身体,68岁的老楼长周连冬站在一旁指导着儿子调整持香的姿势和速度。谁能想到,8个月前,杨永鹏还拄着拐杖,说话不清并且一度“自闭”。 3年前,一场突来的恶疾让3
2025-07-27 10: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