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让更多粤北山区孩子“家门口上好学”
乳源地处粤北山区。为帮更多粤北山区孩子“在家门口上好学”,通过县中托管、建立教育联合体等方式,将广东外语外贸大学更多优质教育资源送至粤北山区。
广外与广东韶关乳源结对后,了解到当地教学力量不强,很多学校迫切需要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如何为当地教育“把脉问诊”,促进乳源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呢?
在当地政府支持下,广外发挥集团化办学的优势,托管乳源民族实验学校。广外选派3人组建校长管理团队,他们从学校管理、学科教学、学生关爱工作等方面开展改革,努力打造校地合作样板校。广外还不定期组织集团成员校经验丰富的教师团队,前往该校进行帮扶。去年10月,广外教育集团组织了17名专家教师、管理干部,到广外乳源实验学校送课、评课、督导。
“起初,学校教学水平较低,让我们压力很大。”李艳平原以为,广外乳源实验学校语数外等科目可能相对薄弱。但出乎她意料的是,体育科目是学校最弱的。每到大课间,她发现很多学生会找理由,待在教室里,“不愿出去活动”。
为强化五育并举,在校内营造良好的运动氛围,提升学生的体质健康水平,广外乳源实验学校动员全体师生参与大课间评比活动。在班主任、体育教师的积极带动下,越来越多学生主动参与大课间活动。他们练习广播体操、跑操等项目,还参与特色体育活动。
经过比拼,广外乳源实验学校脱颖而出,代表乳源与韶关市内其他区域的学校进一步切磋较量。学校在体育大课间比赛中荣获市“一等奖”,在体育教育领域实现了新突破。
广外还带来了先进的教研理念、教学方式,助力广外乳源实验学校培育优势科目。此前,广外乳源实验学校各备课组很少开展协同教研、大单元教学。在帮扶团队推动下,广外乳源实验学校开设了大教研组,每两周组织一次教学研讨会。教师们根据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集思广益,努力优化课堂教学设计。
英语是“广外系”学校的优势科目,但原乳源民族实验学校部分教师教学理念传统。以往英语教师张雪英习惯性采用视听方式,开展英语听力教学。她在备课时,总会寻找很多视频素材。
“实际上,学生们看视频和听音频区别很大,听音频更有助于锻炼学生的听力理解能力。”李艳平的话让张雪英茅塞顿开。现在,张雪英在听力教学中更多使用音频,对于学生听不懂的地方,她耐心地引导学生一遍遍“磨耳朵”。
此外,广外的大学生也走进乳源,面向当地中小学生开展个性化学习指导。他们还通过线上义教活动、外语知识辅导等形式,惠及当地更多中小学生。
广外聚焦县域教育所需,努力发挥多语种办学优势,不断提高乳源外语教育教学水平。3年来,广外英语语言文化学院等10多个院系,与乳源超过10所中小学校建立了紧密合作关系。学校外语专家团队连续3年前往乳源中小学,开展外语学科师资培训等,当地超过2000名中小学师生受益。(中国教育报-中国教育新闻网通讯员 蒋颖妍 记者 刘盾)
作者:蒋颖妍 刘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