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风初歇,印巴冲突向何处去

“有限冲突”,是外界对印巴危局的普遍预期。然而,印巴新一轮交火的激烈程度还是超出想象。
当地时间7日凌晨1时许,印度发动所谓“辛多尔行动”,对巴基斯坦境内多个目标展开空袭,造成多名平民死亡。巴方随即发起军事反击,自2时至5时,巴方陆续击落印方5架战机,双方军事冲突持续升级。
巴军打下了“阵风”
据巴基斯坦军方消息,7日凌晨,印度空军战机从印方空域向巴境内发射导弹,对巴控克什米尔地区和巴东部旁遮普省内的6个地点发动了24次空袭,多座清真寺和民用设施遭袭,造成包括2名儿童在内的至少26人死亡、46人受伤。
巴军方透露,巴方在反击中击落印方包括法国“阵风”战斗机在内的5架战机。分析人士指出,总体军力印强巴弱,巴方战绩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其相关武器装备的优势。
虽然巴军方尚未披露交战细节,但巴方装备大量中国产战机和防空导弹系统是一个基础事实。
据媒体报道,巴基斯坦战机普遍装配中国制PL-15型导弹,射程达200至300公里,具有强大的远程打击能力。同时,巴方战机装配的中国制有源电子扫描列阵雷达系统,能够探测170公里外的目标,在120公里外进行跟踪,同时监视15个目标并攻击其中的4个。
相比之下,印度空军“阵风”战机配备的多普勒雷达,锁定范围仅为60公里。巴军在导弹和雷达上的双重优势使其轻型战机也能挑战印度的重型喷气式战机。
印度政府发表声明称,其此次军事行动就是针对巴方的非军事设施,并宣称袭击目标为恐怖主义设施,“针对印度的恐怖袭击就是从这些地方策划和指挥的”。印方还强调,巴军事设施没有成为攻击目标,表明印度在目标选择和执行方式上展现出了相当大的克制,“我们的行动重点明确、慎重谨慎,且不会引起升级”。

巴基斯坦则反对印方相关表态。巴方称,5月7日空袭的遭袭地点为普通居民区,与恐怖主义无关,表示印方袭击巴平民是懦弱的表现,巴方有权对印度强加的军事行动进行全面回应。
从此轮印巴纷争之初,巴方就坚决否认4月22日印控克什米尔恐袭事件与其有关,认为印方的相关指控毫无根据,是为了转嫁印国内矛盾而制造的“假旗行动”,呼吁国际社会对该恐袭事件启动第三方调查。
7日,巴方对印展开多轮军事反击。一方面,在克什米尔地区印巴实际控制线附近炮击印方一侧多个哨所。据巴方宣称,相关行动摧毁了印方的一个旅总部和一个边境检查站。
另一方面,巴方对印度空中力量进行打击。据巴政府宣称,巴方共击落了印方3架“阵风”战机、1架苏-30战机、1架米格-29战机以及多个无人飞行设备。反击过后,印方发表声明称,巴方行动造成印方3人死亡、7人受伤,将采取适当措施予以回应。
危机中的“混合战”
近期印巴紧张局势呈现螺旋式恶化趋势,国际社会予以高度关注,纷纷呼吁双方保持克制。
中国外交部新闻发言人表示,对印度的军事行动表示遗憾,对目前的事态发展感到担忧。中方呼吁印巴双方以和平稳定大局为重,保持冷静克制,避免采取使局势进一步复杂化的行动。
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对印方发动导弹袭击表示严重关切,敦促两国保持最大程度的军事克制。他强调:“世界承受不起印度和巴基斯坦之间的军事对抗。”此外,美国、日本等多国领导人也呼吁双方保持克制,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冲突。
此轮印巴冲突已持续发酵14天,双方在进入本轮军事热战前就已经开展了多轮混合战攻防。
一是外交战。4月22日,印控克什米尔地区发生恐袭,造成至少25人死亡,印度宣称相关恐怖分子与巴基斯坦有关,随即出台包括驱逐外交人员、停发签证等5大对巴反制举措。同时,印方密集照会20余个国家,通过外交游说谋求其支持印追踪恐怖分子等表态。巴方则对印采取驱逐外交人员等对等反制,同时加强外交攻势,抨击对巴无端指责,呼吁国际社会对恐袭事件展开第三方调查。
二是资源战。印度河是巴境内的主要河流,巴80%农业用水、60%饮用水以及占全国发电总量30%的水电均依赖印度河及其支流,但河流源头却位于印度境内。双方于1960年签订《印度河河水条约》,对水资源权益划分、开发行为规范和后续争端解决进行了明确规定。在条约框架下,几十年来双方的水资源纷争均通过和平方式解决。4月24日,印度宣布单方面暂停该条约,印水利部长更扬言“印度绝不会再给巴基斯坦一滴水”。
此举引发巴剧烈反弹,巴政府发表声明称将水资源武器化将被视为战争行为,巴参与联合执政的人民党主席比拉瓦尔也放出狠话,称“印度河要么流巴基斯坦人的水,要么流印度人的血”。近10天以来,印度在印度河上游各水利设施频繁进行清淤冲沙、节流蓄水等操作,巴境内卡拉奇、拉瓦尔品第等地的饮用水和农业灌溉目前均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三是经贸战。印巴双方先后关闭了两国陆路口岸,向对方航空公司关闭领空,暂停双方邮件包裹往来,双边贸易全面中断。同时,巴方禁止所有悬挂印度国旗的船只进入巴港口和水域,而巴方船只也被禁止在印度港口停靠,相关国际贸易受到严重影响。
四是认知战。两国通过媒体特别是社交媒体平台不断相互指责攻击。印方炒作巴纵容甚至支持“虔诚军”等恐怖组织对印实施恐袭,巴方媒体则披露印方炮制恐袭并栽赃巴方的“机密文件”,同时指责印度支持“俾路支解放军”等恐怖组织。目前两国已禁封多个对方社交媒体账号。
冲突走势令人担忧
4月22日后,两国军事对峙不断升级,双方加大克什米尔地区一线兵力部署,针对前线哨所的小规模军事摩擦不断。4月23日,巴方在边境地区逮捕了一名印方安全人员,此后印方也在边境地区逮捕了一名巴方人员。
自23日开始,印度航母向巴基斯坦附近海域进发,巴方随即在附近海域进行实弹演习,双方一度对峙数日。4月27日,印度海军试射反舰导弹,展现远程打击能力,5月3日巴朝边境地区试射地对地导弹予以回应。

双方如此你来我往,逐步推高冲突风险。
历史上,印巴两国围绕克什米尔问题进行了三次大规模战争,最近一次发生于1999年,持续了2个多月,造成双方至少1000人死亡。此后两国在克什米尔问题上的小规模军事摩擦不断。
2019年2月,印度境内发生恐袭并指责恐怖分子受巴方支持,随即对巴发动跨境空袭。巴于次日对印发动空袭进行反制。双方在经历短暂交火后签订了和平协议,同意共同反恐。同年8月,印度废除印控克什米尔地区特殊的自治地位,引发巴方不满,双方再度在实控线附近交火,造成多名士兵死亡。
经历连续几年的沉寂之后,印巴两国围绕克什米尔问题烽烟再起。据当地媒体报道,此次印巴冲突或与此前的多轮小规模军事摩擦不同。
印度对人口稠密的旁遮普省发动袭击,是自1971年印巴战争以来对巴基斯坦境内发动的最深入的袭击。同时,印度借冲突事件单方面暂停两国水资源条约在历史上也属首次。在双方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裹挟下,矛盾短期内难以调和,地区安全局势恐再生变数。

自1971年以来,印度军队从未进攻过旁遮普省。该省是巴基斯坦的经济中心,也是巴基斯坦60%人口的居住地。印度政治学家苏曼特拉·博斯警告称,当前事态的发展非常令人担心,尽管印度声称其空袭是对“恐怖主义设施”的精准打击,但这不能改变巴基斯坦主要人口中心发生大规模爆炸的事实,“这是真正的巴基斯坦,而不是(印度宣称拥有主权的)巴控克什米尔地区”。
来源:破圈了
作者:尤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