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看长春丨营商环境“优”无止境 民营经济“快”步向前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营商环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土壤。今年,我市聚焦民营企业反映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坚决破除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的各种障碍,大力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持续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发展环境,助力民营经济在高质量发展之路上行稳致远。

长春泰盟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汽车制动传动系统精密零部件的企业,近年来,企业通过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升级,市场占有率不断提升,供货的整车厂已达十余家。

得益于此,企业符合今年长春市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企业数字化改造项目奖补政策要求,和以往不同的是,奖补申请不再用企业派人层层报批,而是直接通过线上平台就可以办理。

长春泰盟机械制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助理 林凡:长春市政数局推出的这种平台“白名单”制度,登录以后,输入包括收款银行的相关信息,就很容易几分钟就操作完成,大概几个小时就到账,真正实现了“数据多跑路 企业少跑腿”。

为解决企业对惠企政策“找不着、看不懂、难兑现”等问题,长春市搭建了线上惠企政策直达平台,将市直部门和各县(市)区、开发区出台的惠企政策全部纳入平台办理,实现惠企政策“一网通查”“一网办理”,扩大“免申即享”范围,让惠企政策更加公开、透明。

长春市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营商环境服务处处长 吴佳林:企业一次申报录入相关信息之后,生成了企业的“白名单”,这样以后企业再兑现政策,企业在平台上输入信息迅速能享受政策,每个部门所有可以享受的政策,平台都直接推荐给企业。在近一个月之内,我们兑现了数字化转型资金接近3000万元。

“想方设法”帮助企业解决“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为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已经成为我市各地各部门的共识。今年初,位于经开区的长春三鼎变压器有限公司新招聘了5名应届毕业生,新员工的住宿问题却难住了企业负责人。虽然知道区里有“人才公寓”,但怎么办、找谁办却没有任何头绪。无奈之下,企业找到了经开区助企服务办公室,没想到当天就把事儿办成了。

长春三鼎变压器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肖琳:他们帮我们联络,并且非常及时,当天下午就联系到了经开区人才公寓负责人,介绍得非常清楚,最终我们选择了经开区北区的人才公寓,这也是帮助了我们企业能留住人才的一个特别好的举措。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繁杂多样,比如人才服务、交通出行、容缺受理、前置审批等非常规事项,涉及部门多,企业处理起来很盲目。2024年,经开区依托政务服务中心的资源设立助企服务办公室,组建市场经营、公共服务、项目审批、功能保障4个涉企服务团队,实现涉企问题“一室统揽”,弥补了政务服务中心窗口行政审批业务咨询、办理相对单一的职能作用。

助企服务办公室成立以来,经开区通过不断健全线上线下帮办代办体系,高效受理政务服务咨询、投诉、求助、建议和在线办理指导等诉求,涉及政策、法律、金融、人才、科创、国际贸易等各类问题,受益企业达一百余家。

经开区政务服务和营商环境建设局副局长 那艳辉:诉求企业与部门的负责人面对面地沟通,部门负责人和业务骨干结合专业业务知识,为企业的审批难题“拍板”,为“疑难杂症”出谋划策,大大提升了涉企问题诉求的解决效率。同时我们按照“全量回访、未办督办、不满重办”的原则,保证企业所有的问题“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2024年,我市通过持续推进政务服务改革,95%事项实现“只进一门”、227项业务实现“跨省通办”,40%政策服务事项“免申即享”;社会投资项目审批时限由180天压缩至58天,被住建部评为“改革成效最为明显”地区。

下一步,我市将全面落实市场准入负面清单制度,及时废止涉及民营企业的不合理条件和歧视性条款,确保各类经营主体权利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以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引导广大民营企业坚定信心、抢抓机遇、加快发展,推动长春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