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村振兴】汝阳红薯完整产业链覆盖种、产、销、研
当下,一场“甜蜜革命”正在豫西伏牛山腹地的16万亩红薯田里展开。河南省洛阳市汝阳县是全国优质红薯生产大县,红薯种植历史悠久。如今,汝阳县正以数字技术重塑传统农业基因,构建起集种、产、销、研于一体的完整产业链。目前,汝阳县拥有红薯公司、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专业化组织55家,培育知名红薯品牌26个
2025-04-18 15:59:00

“惠安制造”+“侨商网络”,这场跨境出海活动签约93亿元!
N海都全媒体记者 吴日锦4月3日,泉州惠安举办侨商跨境出海走进产业带暨县域重点产业链“四链”融合活动,前来泉州参加侨商大会的部分侨商、链主企业、行业协会、电商、采购商、金融机构等共商产业链“四链”融合大计。活动当日,惠安跨境出海、“四链”融合签约合作项目5个,预计投资(贸易)金额93亿元。活动现场,
2025-04-04 03:16:00

见微知沪|支持“专精特新”,上海不止拿出“真金白银”
在过去一些老观念里,上海有时会被看作大企业、大资本角力的“主场”,中小企业似乎“玩不起”。但事实上,上海是全国最早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的城市,数量现已超过1.2万家。如果用时间计量,平均每3.5小时,上海就诞生一家专精特新企业。4月11日,上海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最新出台的《上海市促进专精特
2025-04-12 07:24:00

全链融合品牌聚势 破题“土特产经济学”
从原料到商品、从单品到产业、从本土到全国……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曾经散落田间的紫麦、大豆等土特产,正经历着价值蜕变。通过科技赋能深加工、龙头企业强链条、区域品牌聚势能,这个传统农业区县成功破解“土特产如何变身富民大产业”的乡村振兴课题,勾勒出现代农业产业集群的新图景。科技加持: 从“原粮买卖
2025-04-30 14:48:00

亟须完善过渡期后帮扶政策体系
【学思践悟】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五年过渡期即将结束——亟须完善过渡期后帮扶政策体系作者:余少祥(中国社会科学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机关运行保障研究中心执行主任)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
2025-04-09 04:44:00

刘捷在衢州调研:以产业提质增效增强发展动能 进一步巩固经济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态势
刘捷在衢州调研时强调以产业提质增效增强发展动能进一步巩固经济稳中有进进中提质的态势4月16日至17日,省委副书记、省长刘捷在衢州调研。图为刘捷走企业、看项目,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科技创新等情况。4月16日至17日,省委副书记、省长刘捷在衢州调研。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
2025-04-18 18:19:00

金川集团2025年首季成绩单背后的战略密码与创新突破
人勤春早争朝夕,奋勇拼搏抢先手。在刚刚召开的金川集团二季度暨4月份生产经营计划会上,一份来之不易的首季“开门红”成绩单令全市上下备受鼓舞。开年以来,金川集团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各生产主体全面发力,擂战鼓、勇冲锋,强联动、提质效,以实干笃定前行,以创新开拓进取,谱写了一曲砥砺奋进新乐章:
2025-04-05 07:35:00

系列报道四:华晟物流智慧枢纽引关注
4月10日下午,全省先进制造业开发区考察团走进洛阳华晟物流有限公司。作为伊川开发区打造国家级物流枢纽的核心载体,华晟物流园以“智慧化、绿色化、协同化”为特色,正成为中原地区供应链服务的新标杆。在占地500亩的园区内,智慧调度中心、全自动立体仓库、公铁联运枢纽等设施有序运转,展现了现代物流与产业深度融
2025-04-12 18:23:00

三湘时评|这个未来万亿级产业湖南如何掘金
湖南日报全媒体评论员 朱永华在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浪潮中,人形机器人正以颠覆性姿态重塑未来产业格局。据预测,到2035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或将突破万亿元级。我省作为中部制造业大省,如何掘金于这个前景广阔的未来产业?凡大事之成,必得“天时地利人和”之势。不久前举行的“湘智兴湘”院士专家恳谈
2025-04-10 06:42:00